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不同怎么计算内含报酬率,未来三年的企业现金流测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不同怎么计算内含报酬率2010年资产评估师考试《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4)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不同怎么计算内含报酬率这种计算实务中都是利用Excel函数进行计算。
间隔时间相等——IRR函数;
间隔时间不等——XIRR函数。
函数的具体应用,可以百度或使用Excel中自带的“帮助”功能。
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年金净流量=NPV/年金现值系数
现值指数=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内含报酬率是指对投资方案未来的每年现金净流量进行贴现,使所得的现值恰好与原始投资额现
值相等,从而使得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贴现率。
由于贴现率越大,现值越小。所以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与净现值小于零时的贴现率相比,净
现值小于零时的贴现率大,因此一般情况下,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的贴现率一定大于该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净现值等于零时的贴现率)。如果我们要估计某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那么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得预计出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
但是如何来预测呢?那就是在企业最近几年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预测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该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将会产生的现金流入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现金流入而将会导致的现金流出。不过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是,现金流出包括为了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
二是该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它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其中,该期的净现金流量等于该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差。
不过财务人员在进行预测过程中要把几个因素考虑在内:一是应该以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来进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这一点强调的是当前状况,所以要求我们不要把未来的或尚未作出承诺的事项考虑进来。其二是他们所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所得税收付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何呢?因为筹资活动中会产生能反映时间价值的收益率或利息率。例如,公司发行债券筹资,每期都要付出利息,这个利息是货币的时间价值,不再需要我们对这现金进行折现,所以不属于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所得税等于总收入减去总费用之差再乘以所得税税率,所以也不属于要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其三就是对通货膨胀因素的考虑应该和折现率的相一致。最后一点就是设计内部转移的价格的需要做调整。也就是调成公允价值。
其次,我们要预测该资产的使用寿命。
再次,我们要进行折现率的预计。
这个折现率要体现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还要能够反映出当前的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的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最后,我们根据前面的三个数据,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目前有传统法和期望现金流量法。传统法就是每期的现金净流量只有一个,折现率也只有一个。例如:A公司预计某固定资产在未来两年里,每年可为A公司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第1年现金流入公司300万元,同时为了得到该现金流入而导致的现金流出企业100万元;第2年现金流入200万元,而为了获得这现金流入将会导致现金流出企业100万元。那么该固定资产每年可为A公司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第1年200万元(300-100=200万元);第2年100万元(200-100=100万元)。期望现金净流量法就是每期的现金流量不止一个,需要用到加权计算确定每期的现金流量。例如:某固定资产生产的产品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大,在产品行情好、一般和差三种可能情况下,为公司带来的现金流量产生很大的差异。第一年在市场行情好(30%可能性)的情况下产生300万元,在市场行情一般(60%可能性)的情况下产生200万元,在市场行情差(10%可能性)的情况下产生100万元。那么第一年预计的现金流量=300×30%+200×60%+100×10%=220(万元)
以上是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的某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步骤。如果是外币记账呢?那还是按照上面的步骤确定现值,然后在把外币的现值折算成人民币。例如,某资产每年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是40美元,连续三年时间。那么首先是美元现值=40*(P/A,I,3),然后折算成人民币,则人民币的现值=美元现值*当日的即期汇率。
2010年资产评估师考试《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4)第四节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一、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问题
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关键在于以下三个问题的解决:
(一)要对企业的收益予以界定。
企业的收益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包括净利润、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息前净利润和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等。
(二)要对企业的收益进行合理的预测。
(三)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
二、收益法的具体评估技术思路
(一)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年金法。
⑴年金法的基本公式
P=A/r(10-1)
式中:
P——企业评估价值;
A——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
r——折现率及资本化率。
【注意】:和教材第二章56页公式2-14原理一样。
⑵年金法的公式变形
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年金法,是将已处于均衡状态,其未来收益具有充分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企业收益进行年金化处理,然后再把已年金化的企业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估测企业的价值。
[例10-1]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120万元、110万元、130万元、120万元,假定本金化率为10%,试用年金法估测待估企业价值。
解法一:
⑴先计算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的现值
=100×0.9091+120×0.8264+110×0.7513+130×0.6830+120×0.6209
=437
⑵计算五年预期收益额的等额年金值
A×(P/A,10%,5)=437
A=437÷3.7907=115.3万元
⑶按照公式10-1,计算待估企业价值
P=A/10%=115.3/10%=1153(万元)
解法二:
按照教材的解法如下:
P=(100×0.9091+120×0.8264+110×0.7513+130×0.6830+120×0.6209)÷(0.9091+0.8264+0.7513+0.6830+0.6209)÷10%
=(91+99+83+89+75)÷3.7907÷10%
=437÷3.7907÷10%
=1153(万元)
2.分段法。
分段法是将持续经营的企业的收益预测分为前后两段。
(1)假设以前段最后一年的收益作为后段各年的年金收益,分段法的公式可写成:
(2)假设从(n+1)年起的后段,企业预期年收益将按一固定比率(g)增长,则分段法的公式可写成:
[例10-2]待估企业预计未来5年的预期收益额为100万元、12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200万元,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断,从第六年开始,企业的年收益额将维持在200万元水平上,假定资本化率为10%,使用分段法估测企业的价值。
运用公式
=(100×0.9091+120×0.8264+150×0.7513+160×0.683+200×0.6209)
200/10%×0.6209
=536+2000×0.6209
=1778(万元)
承上例资料,假如评估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断,企业从第六年起,收益额将在第五年的水平上以2%的增长率保持增长,其他条件不变,试估测待估企业的价值。
运用公式:
=(100×0.9091+120×0.8264+150×0.7513+160×0.683+200×0.6209)
200×(1+2%)/(10%-2%)×0.6209
=536+204/8%×0.6209
=536+2550×0.6209
=536+1583
=2119(万元)
(二)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的收益法
1.关于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的适用
一般企业,都应该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进行,特殊情况下,按照有限持续经营假设进行。
2.企业有限持续经营假设是从最有利于回收企业投资的角度争取在不追加资本性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限度地获取投资收益,直至企业无法持续经营为止。
3.对于有限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其评估思路与分段法类似。
式中:
Pn-第n年企业资产的变现值
其他符号含义同前。
三、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一)企业收益的界定
1.在进行界定时首先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创造的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收入不能作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企业收益。
例如税收,不论是流转税还是所得税都不能视为企业收益。
(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都可视为企业的收益。
无论是营业收支、资产收支、还是投资收支,只要形成净现金流入量,就可视为企业收益。
2.企业收益的表现形式及其选择:
(1)企业收益基本表现形式及其选择
①企业收益基本表现形式:企业净利润和企业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及摊销-追加资本性支出
②应选择净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的收益基础
因为企业净现金流量是企业收支的差额,不容易被改变,更客观准确。
(2)企业收益的其他表现形式:
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净现金流量等。
3.不同口径收益的选择
(1)不同口径的收益包含
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息前净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等的选择。
(2)不同口径的收益额,其折现值的价值内涵和数量是有差别的。
(3)在假设折现率口径与收益额口径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不同口径收益额现值的内涵:
①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或资本化为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净资产价值或所有者权益价值);
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②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加上扣税后的长期负债利息折现或资本化为企业投资资本价值(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
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扣税后的长期负债利息(长期负债利息×(1-所得税税率))
---投资资本价值(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
③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加上扣税后的全部利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或资本化为企业整体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之和)。
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扣税后全部利息(全部利息*(1-所得税税率))
(称之为企业自由现金流量)
------企业整体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之和)
(4)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净资产价值或所有者权益价值)+长期负债
=企业投资资本价值(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
②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净资产价值或所有者权益价值)+企业的付息债务
=企业整体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之和)
(5)选择什么口径的企业收益作为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基础
①应服从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和目标
即需要评估以上三种价值的哪一种。
②应在不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目的的前提下,选择最能客观反映企业正常盈利能力的收益额作为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收益基础。
由于以上三种收益额的现值代表的价值各不相同,且存在互相的计算关系,评估时候可以选择以上3中收益额口径中的一种计算出其中的任何一种价值,再利用三种价值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需要评估的价值。
比如:
整体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之和)—企业的付息债务=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二)企业收益预测
1.企业的收益预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对企业收益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2)对企业未来可预测的若干年的预期收益的预测。(例如:未来3-5年)
(3)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
2.对企业收益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
(1)对企业收益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的目的
对企业正常的盈利能力进行掌握和了解,以便为企业收益的预测创造一个工作平台。
(2)通过对企业收益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判断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
①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
②对财务数据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加以综合分析。
可以作为分析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参考依据的财务指标有:企业资金利润率、投资资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企业资金收益率、投资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益率、销售收入收益率等。
利润率指标与收益率指标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企业的利润总额与企业资金占用额之比,而后者是企业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金占用额之比。
(3)为较为客观地判断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还必须结合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内部及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①要对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判断;
②要对企业所处的产业及市场地位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③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可以预见的宏观因素,评估人员也应该加以分析和考虑。
3.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
(1)企业价值评估的预期收益的基础,应该是在正常的经营条件下,排除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偶然因素和不可比因素之后的企业正常收益。
(2)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应以企业的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可以考虑对存量资产的合理改进乃至合理重组,但必须以反映企业的正常盈利能力为基础,任何不正常的个人因素或新产权主体的超常行为因素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不应予以考虑。
4.企业收益预测的基本步骤:
(1)评估基准日审计后企业收益的调整。
①调整剔除非正常因素;
②研究报表附注,揭示影响企业预期收益的非财务因素;
(2)企业预期收益趋势的总体分析和判断。
(3)企业预期收益预测。
①对企业未来前若干年的预期收益进行预测。
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有综合调整法、产品周期法、实践趋势法。
预测内容可见下表:教材P385表 10-1(注意,这个是按照老的会计制度给出的,新会计制度的利润表和此表不同)。
表 10-1企业20××—20××年收益预测表单位:万元
20××年 20××年 20××年
一、产品的销售收入
减:产品销售税金
产品销售成本
其中:折旧
二、产品销售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五、净利润
加: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减:追加资本性支出
六、净现金流量
注意:不论哪种方法测算企业收益都需注意以下基本问题:
A.收益预测时应保持企业预测收益与其资产及其盈利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B.要考虑价格需求弹性的制约。
C.分析企业所处产业及细分市场的需求、竞争情况。
D.科学合理预测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各项成本费用的变化。
E.企业收益预测应与企业未来实行的会计政策和税收政策保持一致。
②企业未来持续经营条件下的长期预期收益趋势的判断
常用保持假设:未来保持不变或者一个递增比例。
5.预期收益预测完成后对预测结果进行的检验:
(1)将预测结果与企业历史收益的平均趋势进行比较;
(2)对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敏感性因素进行检验;
(3)对所预测的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变化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4)企业收益预测应该与评估结果的价值类型联系起来,保证收益预测相对合理。
四、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及其估测
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在本质上是相同,都属于投资报酬率。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折现率和资本化率并不一定是一个恒等不变的等值,他们可能不相等。
(一)企业评估中选择折现率的基本原则
1.折现率不低于投资的机会成本。
在存在着正常的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条件下,任何一项投资的回报率不应低于该投资的机会成本。
2.行业基准收益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但是行业平均收益率可作为折现率的重要参考指标。
3.银行票据的贴现率不宜直接作为折现率。
(二)风险报酬率的估测
1.在测算风险报酬率的时候,评估人员应注意以下因素:
(1)国民经济增长率及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投资风险;
(3)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及被评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4)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中可能承担的风险等。
2.风险报酬率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估测:
(1)风险累加法。
用数学公式表示:
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财务风险报酬率+其他风险报酬率
行业风险主要指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特点、投资开发特点,以及国家产业政策高速等因素造成的待业发展不确定性给企业预期收益带来的影响。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变化以及同类企业间的竞争给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融通、资金调度、资金周转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的预期收益。
其他风险包括了国民经济景气状况、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变化可能对企业预期收益的影响。
(2)β系数法
①基本思路
被评估企业(或行业)风险报酬率是社会平均风险报酬率与被评估企业(或者行业)风险和社会平均风险的相关系数(β系数)的乘积。
从理论上讲,β系数是指某公司相对于充分风险分散的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的倍数。
②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Ⅰ、行业风险报酬率
(10-7)
式中:——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风险报酬率;
——市场期望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
β——被评估企业(或企业所在行业)的β系数。
这里Rm-Rf代表社会平均风险报酬率。
Ⅱ、企业的风险报酬率
如果所求β系数是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β系数,而不是被评估企业的β系数,则需要再考虑企业的规模、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确定企业在其所在行业中的地位系数,即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α),然后与企业所在行业的风险报酬率相乘,得到该企业的风险报酬率Rq。如下式表示:
(10-8)
式中Rq——企业的风险报酬率
β——企业所在行业的β系数
α——企业在行业中的β系数
Ⅲ、如果β系数是被评估企业相对于社会平均风险的β系数(=企业所在行业的β系数×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α))
Rq=(Rm-Rf)×β
式中Rq---企业的风险报酬率
β-企业相对于社会平均风险的β系数
(三)折现率的测算
1.累加法
(1)累加法是采用无风险报酬率加风险报酬率的方式确定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2)如果风险报酬率是通过β系数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测出来的,此时,累加法测算的折现率或资本化率适用于股权收益的折现或资本化
(3)累加法测算折现率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10-9)
式中:R——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
——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
注意:严格来讲,这里的符号如果和公式10-7,10-8一致的话,Rr应该改为Rq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用来测算权益资本折现率的一种工具
(2)数学表达式是:
(10-10)
式中:R——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率;
——现行无风险报酬率;
——市场期望报酬率历史平均值;
——历史平均无风险报酬率;
β——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权益系统风险系数;
α——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
注意:这里的Rf1和Rf2一般情况下是相等的。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
(1)原理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是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和企业负债所构成的全部资本,以及全部资本所需求的回报率,经加权平均计算来获得企业评估所需折现率。
(2)公式
(10-11)
式中:E——权益的市场价值;
D——债务的市场价值;
——权益资本要求的投资回报率;
——债务资本要求的回报率;
T——被评估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或者数学式表示:
其中:权益资本要求的回报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①Kd是指没有扣除所得税前的长期负债成本
即长期负债成本=长期负债税前成本(即Kd)×(1-所得税税率)
②确定各种资本权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Ⅰ、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账面价值)各种资本的比重为权数;
Ⅱ、以占企业外发证券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的现有比重为权数;
Ⅲ、以在企业的目标资本构成中应该保持的比重为权数。
【例题1】如果投资资本为 2000万,所有者权益占65%,长期负债占35%,所有者要求的回报率是12%,债权人要求的利息税后回报率是8%,则企业折现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计算应为:
尚有1500千克。根据上述资料,可以确定该材料的评估值如下:
35%×8%+65%×12%=10.6%
五、收益额与折现率口径一致问题
企业价值评估中评估价值类型、收益额类型以及折现率的匹配
企业价值对应的收益额折现率
种类公式折现率种类计算方法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净资产价值或所有者权益价值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权益资金的折现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公式10-10
企业投资资本价值
这种分类不是361页《指导意见》中的分类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扣税后的长期负债利息【长期负债利息×(1-所得税税率)】权益资金和长期负债资金的综合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公式10-12
企业整体价值所有者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之和净利润或净现金流量+扣税后全部利息【全部利息×(1-所得税税率)】权益资金和全部负债资金的综合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公式10-11
部分股东权益价值先计算出来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然后按照股权比例进行折算。不过如果股权比例在各个年度不同的话,需要在各个年度使用相应的股权比例进行计算。
如果运用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就要注意计算折现率时的分子与分母的口径与收益额的口径一致的问题。
折现率既有按不同口径收益额为分子计算的折现率,也有按同一口径收益额为分子,而以不同口径资金占用额或投资额为分母计算的折现率:
①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价值
②投资资本收益率→→→投资资本价值
③总资产收益率→→→企业总资产价值
六、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案例及其说明
【例题2】(根据2008年考题改编)
一、被评估甲企业的基本情况:
甲企业拥有两条正在使用的生产线A和B,C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另外,还拥有一些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办公及辅助性资产。评估基准日(2007年12月31日),甲企业付息债务总额为1200万元。
1.生产线A始建于1987年,年产W产品1000万吨,由于W产品正在被Y产品逐步取代,虽然生产线A还可以使用5年,而剩余经济使用年限只有3年。评估基准日,生产线A的复原重置成本为500万元,残余价值为复原重置成本的2%,预计未来三年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30万元、20万元和15万元。
2.生产线B始建于2005年初,2007年1月1日正式投产,年产Y产品2000吨,会计折旧年限为20年,评估基准日,生产线B的重置成本为2100万元。由于Y产品市场越来越好,产品价格上升趋势明显,预计未来四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00万元、350万元、400万元和420万元,从未来第五年开始年净利润将保持在450万元的水平上。
3.生产线C始建于2006年,设计年产Y产品2000吨,预算造价为2200万元,评估基准日已完成90%的工程量和90%的投资额,生产线C将于2008年底正式投产,2009年尚需投入220万元,会计折旧年限为20年,投产后的生产经营状况预测如下:预计投产后未来前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80万元、400万元和420万元,从投产后第四年开始年净利润将保持在450万元的水平上。
4.评估基准日,甲企业的溢余(可以理解为剩余,即除了上面三项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资产的评估价值为380万元。
二、甲企业的相关数据资料:
1.Y产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大,而且甲企业所在行业的准入门槛非常高,未来不会出现过度竞争情况;
2.甲企业适用的折现率为10%;
3.甲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残值;
4.甲企业将在评估基准日的三年后停止W产品的生产;
5.不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评估甲企业永续经营前提下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写出各个评估环节和步骤,对各个评估步骤做适当的文字说明)。
1.计算两条生产线的折旧
B生产线的年折旧额=2100/20=105(万元)
C生产线的年折旧额=2200/20=110(万元)
2.计算三条生产线的价值
A生产线价值=30×1/(1+10%)+20×1/(1+10%)^2+15×1/(1+10%)^3+10×1/(1+10%)^3=62.58(万元)
B生产线价值=【(300+105)×1/(1+10%)】+【(350+105)×1/(1+10%)^2】+【(400+105)×1/(1+10%)^3】+【(420+105)×1/(1+10%)^4】+(450+105)×[1-1/(1+10%)^15]/10%×1/(1+10%)^4
=4365.46(万元)
C生产线价值=【(380+110-220)×1/(1+10%)^2】+(400+110)×1/(1+10%)^3+(420+110)×1/(1+10%)^4+(450+110)×[1-1/(1+10%)^17]/10%×(1+10%)^4
=4036.45万元)
C在建生产线价值=4036.45×90%=3632.81(万元)
3.甲企业永续经营前提下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企业整体价值-带息负债的价值
=3条生产线价值+剩余资产价值380-负债价值1200
=62.58+4365.46+3632.81+380-1200=7240.85万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