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伽蓝的伽蓝七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伽蓝七堂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伽蓝的伽蓝七殿伽蓝七堂制的起源七堂伽蓝的建制内容包括哪些从北魏开始,寺院建筑在中国兴盛起来,但是,印度神庙和佛寺建筑的模式并没有被接受。寺,在中国原来就是汉代官署的名称。相传中国第一座古寺,东汉永平十年所建的白马寺,就是用接待外国宾客的官署枣鸿胪寺改建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把佛寺与官府、宅邱、祠堂混同起来。这是因为在建筑格局上,支配中国人的是根深蒂固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在这种文化一心理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一个建筑模式,而模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仅宫殿官邸如是,词堂民居如是,寺院道观也如是。所以中国佛寺一开始就融合了固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柯庙,依然是平面方形,对称稳
重,南北中轴线布局,构成整饬严谨,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当时的寺院习称“浮屠祠”,礼拜塔中舍利是当时信徒巡礼的主要内容。庙前有廊庑围绕,正中院庭的前后有殿堂,房院为僧房。隋唐以后,造巨像成风,佛殿普遍代替佛塔,佛塔渐渐被挤出寺院,或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前后或两侧。禅宗兴起后,提倡“伽蓝七殿”制。七堂为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较大的寺院还有讲堂、经堂、禅堂、塔、钟楼、鼓楼等建筑。明代以后,伽蓝制度已有定式,殿堂塑像也大抵一致。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而名。
山门一般有三个,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山门常盖成殿堂式,殿内左右分塑二金刚力士,守护佛法。
山门而后的天王殿,中供大肚弥勒,弥勒是释迦的继承人,称为“未来佛”。弥勒像的左右分列四大天王像,掌管东西南北四大部洲的山河大地,又称为“四大金刚”。弥勒像的背后是护法神韦驮天尊。大雄殿供奉主尊释迦牟尼像。供一尊佛,或释迦佛或毗卢佛或接引佛,有的供三尊佛,或三世佛(中释迦佛、左东方药师琉璃光佛、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或三身佛(法身、报身、化身)。主尊两侧,常有左右胁侍,即老“伽叶”、少“阿傩”,或塑文殊、普贤两菩萨。殿内东西两侧面,多塑十八罗汉像或二十诸天。佛殿背后多塑一堂“海岛观音”。
法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是寺中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最后是藏经楼,珍藏佛经的地方。
大雄宝殿两旁的东西配殿,西为伽蓝殿,供像三尊,中波斯匿王,左陀太子,右给孤独长者。两侧常供十八位伽蓝神。东为祖师殿,多供奉达摩或当寺开山祖师。
其它尚有库房、客房、厨房、浴室等等,分布四周。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也较普遍。以寺为主,或包以园林,或附缀园林,或穿插园林。与寺庙均衡、对称、封闭相反,园林的配置则追摹自然,灵活多变,园林中水涧溪流,似源头无尽;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似境界无穷。这两种相反的艺术格局构成了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有自然情趣、意境层深的欣赏。如苏州的灵岩寺、杭州的灵隐寺、天台山国清寺、广东曲江南华寺、湖南衡山祝圣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成都文殊院等等,都属于此类格局。
传说故事
伽蓝菩萨,俗称关公,于三国时期,为一名闻天下之大将。其威武正气,忠勇义德,诚信质朴之风范流传千古。尤以桃园结义,千里寻兄等智勇双全之事迹,最为后世津津乐道。乃具备了以忠事主、以勇立功、以义待人、以德服众的高尚品格。关羽虽于人道之品格高风亮节,却因生前杀业太重,死于瞋恨。其英魂游荡至玉泉山,受普庆大师指点迷津。几百年后,天台宗开山祖师智者大师云游至此,为其开示解脱之理,并为其授皈依戒,遂成为佛教护法。(节自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所造关公供奉仪轨
《神州钟鸣》)关公在格鲁巴被章嘉国师认定为智慧护法,并有其广的仪轨修持方法,收集在土观洛桑曲吉尼玛著作中,名为《三界伏魔大帝关云长之历史和祈供法·激励事业雨流之雷声》。在其历史中讲,关公曾是密宗本尊马头明王之眷属红面狱主,又称红司命主;也曾做过藏地护法“尚论多杰东都”等很多护法形象。一九九九年亚青寺法王阿秋仁波切为宁玛派及汉族弟子开示:此护法与汉地众生具备极大因缘与愿力,此处之关公,大家不可单纯理解为三国之关圣帝君,因为此菩萨于释佛在世时即已是一位成就极大的大士了。他曾对释迦佛前发愿护持一切守扩及振兴佛法、实修实证的佛陀弟子,并为其驱除一切魔障远离身心,护佑一切众生满足愿望,速成佛道(此大士于世间众生示现忠义之相,并以此忠义教化众生时,曾以关公的形象与汉地众生建立了极大的因缘,故为导化方便,此处仍称此护法菩萨为“关圣帝君”)。故关公为守护汉地之殊胜护法,在遣除违缘增上福报对汉族弟子有不共的加持,应经常修持之!并讲关公为古佛之再来,将来会以护法形象度化众生,并示现过多种护法的形象其中之一为关公。
南无伽蓝圣众菩萨(三称三拜)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亲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相关记载
伽蓝是护卫寺院的护法神,民间称之伽蓝尊王、伽蓝千岁,在《佛祖统纪》有关于伽蓝菩萨皈依佛教的记载:“智顗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民间以关云长的“忠孝节义”供奉祭祀,为其建寺,称为武庙、关庙。在伽蓝菩萨的圣诞,普请念颂《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中,诸道场神所说偈:
复次净庄严幢道场神。得出现供养佛广大庄严具誓愿力解脱门。须弥宝光道场神。得现一切众生前成就广大菩提行解脱门。雷音幢相道场神。得随一切众生心所乐令见佛于梦中为说法解脱门。雨
华妙眼道场神。得能雨一切难舍众宝庄严具解脱门。清净焰形道场神。得能现妙庄严道场广化众生令成熟解脱门。华缨垂髻道场神。得随根说法令生正念解脱门。雨宝庄严道场神。得能以辩才普雨无边欢喜法解脱门。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金刚彩云道场神。得示现无边色相树庄严道场解脱门。莲华光明道场神。得菩提树下寂然不动而充遍十方解脱门。妙光照耀道场神。得显示如来种种力解脱门。尔时净庄严幢道场神。承佛威力。普观一切道场神众。而说颂言:
我念如来往昔时,于无量劫所修行,
诸佛出兴咸供养,故获如空大功德;
佛昔修行无尽施,无量刹土微尘等,
须弥光照菩提神,忆念善逝心欣庆;
如来色相无有穷,变化周流一切刹,
乃至梦中常示现,雷幢见此生欢喜;
昔行舍行无量劫,能舍难舍眼如海,
如是舍行为众生,此妙眼神能悟悦;
无边色相宝焰云,现菩提场遍世间,
焰形清净道场神,见佛自在生欢喜;
众生行海无有边,佛普弥纶雨法雨,
随其根解除疑惑,华缨悟此心欢喜;
无量法门差别义,辩才大海皆能入,
雨宝严具道场神,于心念念恒如是;
于不可说一切土,尽世言辞称赞佛,
故获名誉大功德,此勇眼神能忆念;
种种色相无边树,普现菩提树王下,
金刚彩云悟此门,恒观道树生欢喜;
十方边际不可得,佛坐道场智亦然,
莲华步光净信心,入此解脱深生喜;
道场一切出妙音,赞佛难思清净力,
及以成就诸因行,此妙光神能听受。
伽蓝菩萨
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你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头谁来还呢?”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後,这位千馀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伽蓝菩萨与韦驮菩萨是佛教大护法,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蓝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关帝的五官及表情刻划均以豪气奔放为准则,眼眉都表现出雄赳赳的英气,浓烈的黑色系和深红的脸部底色造成强烈的对比,也反映关公宁死不屈的强硬。面部的立体性,嘴部的黑色长须于后代加上,风格写实,而关帝头饰为黑帽上加以系结之垂带。
我们见到的伽蓝菩萨像穿圆领宽大之深绿袍,胸前加挂一盔甲,展现出华丽富丽之气。除了腹前和膝部有飞龙纹外,还有散布袍身的云纹,及袖边、衣摆的花瓣纹,以红和橙色装饰。加有一层外袍。关帝脚穿用简单线条点缀的黑鞋,脚尖略向上点。手持青龙偃月刀这种特定形式的穿著于十二世纪定型。
【伽蓝】
(一)梵语sam!gha^ra^ma之略译。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堂屋)、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纳一切经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起居之所在。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方,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又称说法堂。相当于讲堂,位于佛殿后方)、僧堂(或作禅堂、云堂、选佛场。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中央安置文殊菩萨像)、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山门(又作三门。即具有三扇门之楼门,表示空、无相、无愿等三解脱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指厕所)和浴室(又作温室,为温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二)梵语tagara。为香木之一种。
参考资料:佛学大词典
“伽蓝七堂”制形成于宋代,“伽蓝”就是“僧园”之意。“伽蓝七堂”的布局同我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几乎完全一致,从此成为我国佛寺建筑的固有标准。佛教的每个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后世大都沿用禅宗的七堂之制,即佛寺必备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浴室、东司(厕所)七堂,到明清时期演变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法堂、罗汉堂、观音殿七堂。如浙江宁波的保国寺,其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藏经楼,两侧为僧房。客堂和钟鼓搂等。现存最好的实例就是北京西山的十方普觉寺,虽未完全保存伽蓝七唐制,但可借此略窥一斑。
所谓的“七堂伽蓝”的建制,内容包括存放舍利或宝物的“佛塔”,供奉佛像的“金堂”,宣讲佛法的“讲堂”,敲打梵钟的“钟楼”,存放经典的“经藏”,出家人作息的“僧房”,以及用餐吃饭的“食堂”。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